英特尔再爆重大芯片漏洞,苹果谷歌微软相继中招

近两年间,想必作为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公司 Intel 的研发团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先是经历了被诸多媒体称之为“史诗级行业芯片漏洞事件”之 Meltdown (熔断)与 Spectre(幽灵)的劫难;后又在 5G 调制解调器的研发上摔了跟头;如今又有最新的消息爆出,安全研究人员在英特尔芯片中再次发现一种严重的漏洞——微架构数据采样(Microarchitectural Data Sampling,简称 MDS),对此,不少人也将该漏洞叫做“ZombieLoad”(僵尸负载)。 01、再现“Meltdown 与 Spectre 身影”的ZombieLoad 之所以ZombieLoad 会引起安全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是因为其与曾经影响了所有 iPhone、Android、PC 设备的Meltdown 与 Spectre 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我们都知道彼时不少芯片厂商为了提高 CPU 性能,从而在芯片上引入了两种特性,一种叫乱序执行(Out-of-Order Execution),另一种为推测性执行(Speculative Execution),如今这两种特性是现代处理器工作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乱序执行:是一种应用在高性能微处理器中来利用指令周期以避免特定类型的延迟消耗的范式。在这种方式下,可以避免因为获取下一条程序指令所引起的处理器等待,取而代之的处理下一条可以立即执行的指令; 推测执行:采用这个技术的计算机系统会根据现有信息,利用空转时间提前执行一些将来可能用得上,也可能用不上的指令。如果指令执行完成后发现用不上,系统会抛弃计算结果,并回退执行期间造成的副作用(如缓存)。 其中,对于采用推测执行,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应用程序或系统运行得更快、更高效。但让大家不容忽视的是,这也就造成了黑客可以利用Meltdown 或 Spectre漏洞,在应用软件未经任何授权下便可读取到英特尔处理器内核的信息,进而攻击者可获取到用户设备上的一些敏感数据,如密码、登录密钥、私人消息、邮件甚至是商业秘密文件。 如今,最新被研究人员发现的ZombieLoad 漏洞,针对的也是英特尔芯片在引用两种特性作设计的缺陷,即可以使用推测性执行来诱骗英特尔的处理器抓取从芯片的一个组件转移到另一个组件的敏感数据,不过这与使用推测性执行来获取内存中的敏感数据的 Meltdown 不同,MDS 攻击专注位于芯片组件之间的缓冲区。 据英特尔官方介绍,虽然 MDS 攻击也是通过侧信道攻击的方式,但它的实现是由四种截然不同的漏洞共同组成。 事实上,这四种不同的 MDS 攻击都利用了英特尔芯片如何执行省时技巧的捷径。在上文推测执行的解释中,我们看到 CPU 在程序执行请求之前或猜测程序正在请求数据的过程中,经常跟随代码中的命令分支,以便获得先机。如果指令执行完成后发现用不上,那么系统会抛弃计算结果。(在不同条件下,芯片可以从三个不同的缓冲区中获取数据,因此研究人员可以进行多次攻击。) 此前,英特尔的芯片设计人员可能认为错误的猜测,即使提供敏感数据的猜测也无关紧要。于是,他们将这些结果抛弃了。 但其实这个漏洞,如同Meltdown 和 Spectre 一样,攻击者可以通过处理器的缓存泄漏处理器从缓冲区获取的数据。整个过程,最多从一个 CPU 的缓冲区窃取几个字节的任意数据。但是倘若连续重复数百万次,攻击者可以开始窃取 CPU 正在实时访问的所有数据流。 与此同时,通过一些其他技巧,低权限攻击者可以发出请求,说服 … Read more英特尔再爆重大芯片漏洞,苹果谷歌微软相继中招

离开乔布斯的第8年,为什么苹果没有垮?

1. 乔布斯留难题 许多企业,都曾经面临过一个难题,就是在创始人离世之后,企业会迅速陷入低迷、平庸,最终走向死亡。 比如华特·迪士尼去世后,迪士尼这家老牌的动画公司,就再也生产不出精彩的动画片,直到收购了皮克斯,公司才慢慢恢复活力。 日本最大的电子消费品公司索尼,在创始人盛田昭夫失智之后,就好像丢失了灵魂,创新能力大不如前,甚至一度走到破产的边缘。 在乔布斯去世之后,很多人也担忧苹果,会患上“创始人依赖症”。 实际上,在乔布斯去世前夕,他自己也担忧过这个问题。 当时他正担任迪士尼的董事,深知这家公司失去了强势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之后,陷入了多么糟糕的境况。 因此,他一直给身边的同事,尤其是给他选定的继承人蒂姆·库克打预防针,要求绝不能让苹果陷入迪士尼那样的泥潭。 这是他给继任者库克的第一道难题。 多年后,库克站在乔布斯曾经站立过的演讲台上——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回忆起当时他感受到的压力: “我这一生从未有过如此巨大的孤独感。” 事实上,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好库克,许多人认为,乔布斯去世就是苹果衰落的开始。 最近,书单君一直在看利恩德·卡尼的著作《蒂姆·库克传》,这位贴身观察了苹果将近20年的老记者,在书中记录了库克的为人,以及他如何处理乔布斯留下的这道难题。 看完书之后,书单君发现,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低估了沉默寡言的库克。 如今,苹果已经走过没有乔布斯的第8个年头,它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越来越兴旺,市值突破万亿,利润翻番,营收翻番。 而库克,正是缔造这一切传奇的幕后英雄。 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话说库克还没正式上台,就有许多专家包括苹果的用户,给库克出主意。 大部分人给出的主意是:模仿乔布斯。 可惜的是,这个参考答案,还没开始就被乔布斯本人给否定了。 在生命的最后,他告诉库克,他不希望公司做决策时老想着“乔布斯会怎么想”。 这不仅是因为乔布斯一贯主张“不要为别人而活”,更是因为他本人比谁都清楚,乔布斯根本无法模仿。 比尔·盖茨就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过: “别轻易模仿乔布斯,许多人只学会了他混蛋的一面,却学不会他天才的一面。” 无法模仿乔布斯,那么另寻一套完全不一样的“库克模式”取代“乔布斯模式”又如何呢? 看起来似乎也只能这样了。 但库克知道,乔布斯无法模仿,其实更无法替代,至少在一二十年内,乔布斯一定会是苹果绝对的精神支柱。 如果把这根支柱抽走,等于把苹果的灵魂抽走,只会让公司迅速走向平庸和死亡。 当时的库克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悖论”:他无法模仿乔布斯,但又必须延续乔布斯的魅力。 和所有人预想都不一样,库克在这个“悖论”的钢丝绳上,跳出了一曲绝妙的芭蕾舞。 2. “乔布斯神话” 在面上,也就是在所有公开的场合,库克一直扮演着乔布斯头号粉丝的角色,处处唯乔布斯马首是瞻。 他一会说乔布斯是苹果的宪法,一会又说他是苹果的DNA,而且每次都要加上“永远”“应该”“必须”这样的字眼,以显示对乔帮主绝对的服从和忠诚。 2017年,彭博商业周刊记者问他乔布斯留下的遗产是什么,他说“整个苹果都是,这个回答有效期是永远”,又说“乔布斯的DNA永远是苹果的根基”,还说“乔布斯是苹果的宪法、指南,永远不能改变,必须尊重”。 他对乔布斯吹捧,简直肉麻到跪舔的地步,完全不像一个在商言商的企业领导者说的话,倒像一个油滑的政客向前任表决心。 光听这些台面上的话,你会觉得库克毫无个性,是乔布斯的傀儡。 我一开始以为,这可能也许是库克发自真心佩服和爱戴乔布斯,毕竟在乔布斯重病期间,他甚至提议过将自己的肝脏捐献给他。 但看完蒂姆·库克这本传记,以及大量的材料后,我发现库克的吹捧,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 库克对乔帮主的佩服和爱戴,真心当然不能说没有,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库克早就深刻地领悟到,对于苹果而言,乔布斯可以没有,但“乔布斯神话”绝不能没有。 他所有那些看似政治化的吹捧,目的正是为了维持“乔布斯神话”。 一个更明显的体现是,他对所有有损“乔布斯神话”的传记和文章的评价,都是负面的,要么说人家写的东西是“胡说八道”,要么直斥为“狗屁不通”。 你没看错,在其他场合温文尔雅的库克,在这事上的用词就是这么粗鲁。 比如,2014年,前华尔街日报专栏作者尤卡瑞·依瓦塔尼·凯恩,花3年时间,前后采访了将近200人,撰写出《困境中的帝国:没有乔布斯的苹果》,而库克的评价是,他在“胡说八道”。 现在市面上最知名的乔布斯传记,沃尔特·艾萨克森写的《史蒂夫·乔布斯传》,在他看来是“胡编乱造”。 乔布斯的邻居、好友、《财富》杂志封面报道记者布伦特·施兰德,与乔布斯认识二十几年,比库克认识乔布斯的时间还长,他撰写的《成为乔布斯》,应该说可信度非常高,但在库克眼里,依然是“狗屁不通”。 实际上,库克并不想让公众了解真实的乔布斯,只想留给公众一个“神化的乔布斯”。 因为他知道,乔布斯留给苹果最大的遗产,正是“乔布斯神话”,以及背后无数疯狂的追随者和消费者。 如果这个神话破灭了,那随着乔布斯的去世,苹果一定会陷入没有灵魂的状态。 如今,神话主角已经去世8年,但神话依然不灭,其中最大的功劳,非库克莫属。 3. 里子 那么,在台面上如此吹捧乔布斯,甚至把他当成苹果“宪法”的库克,是不是真的在实践中也唯乔布斯马首是瞻呢? 可以肯定的说,并不是如此。与台面上的吹捧不同,库克的管理模式,就是库克本人风格的,而不是拙劣的模仿。 … Read more离开乔布斯的第8年,为什么苹果没有垮?

苹果越来越有钱,手机却越来越乏味,让我们重新谈谈设计

对于苹果,首席设计官乔纳森·艾弗已经失去了“孩童时期的兴奋”。他将于今年内离职,并建立自己的独立设计公司“LoveFrom”。 今年是他在苹果工作的第27年,也是乔布斯离开的第8年。乔布斯去世后,外界对苹果的评价趋向于,越来越少谈设计,越来越多谈股价。毕竟,它是史上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公司。 苹果越来越有钱,我们的手机却越来越乏味。折叠屏?刘海屏?曲面屏?这些暂时还只能让科技博主和科技记者感到兴奋,而无法激发普罗大众产生“机不可失”的冲动。 而手机,早就不仅仅是一部机器,几乎成为了我们身体“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定义了这一切的,很大程度上是苹果,是iPhone背后的史蒂夫·乔布斯和乔纳森·艾弗。 所以,设计,让我们来继续谈一谈设计,和即将离开的艾弗。 “纯粹”的设计原则 比起乔布斯,在美国之外的市场,乔纳森·艾弗这个名字也许没有那么响亮。毕竟,就连艾弗自己也抱怨过,“当乔布斯把设计的功劳归于自己的时候”,“当媒体文章说苹果的创新全部仰仗乔布斯”,艾弗感到备受打击和费力不讨好。 尽管如此,艾弗和乔布斯共同工作了十五年。乔布斯的妻子评价其为“在史蒂夫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能够被替代的,唯独乔尼不是。”乔布斯对艾弗的评价则是“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为理解苹果公司的核心理念。乔尼是我在公司里的‘精神伴侣’”。 这种相互理解建立的基础,则是二人在“设计原则”上的一致认同。 “我们的想法很一致,就是如何让我们的产品看起来纯粹且浑然天成。” “今天,苹果要重新发明手机。”2007年,乔布斯发布初代iPhone时如是说道。“它是一部手机,一个ipod ,一个卓越的互联网设备。” 而艾弗,贡献了其中多点触控和“无边际泳池”屏幕的创意,重新定义了手机应该是什么样子。 当时艾弗的设计团队正在为MacBook Pro的触控板研发多点触控输入技术,他们多方实验,希望把这种技术用于电脑屏幕。乔布斯意识到这个创意非常好,可以用来解决手机界面的问题。于是乔布斯暂时搁置了平板电脑的研发,将多点触控技术用于手机屏幕上。 “无边际泳池”的比喻,“就是让大家在心里完全明白屏幕的重要性,我们想要开发一款以屏幕为特色的产品,以屏幕为重中之重。” iPhone最初设计是将玻璃屏幕嵌入铝合金外壳。这一设计“金属外壳和屏幕并重。整个设备感觉太男性化,太注重效能,是一款任务驱动型产品。”曾经9个月的设计从零开始。新的设计中,手机的正面完全是金刚玻璃,一直延伸到边缘,与薄薄的不锈钢斜边无缝连接。艾弗坚持了“手机的每个零件似乎都是为了屏幕而服务。新设计的外观简朴而亲切,让人忍不住想要抚摸。”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简洁? 有一次,艾弗坐在他的设计工作室里,向乔布斯表达了他对“简洁”的看法:“为什么我们认为简单就是好?因为对于一个有形的产品来说,我们喜欢那种控制它们的感觉。要想获得简洁,你就必须要挖得足够深。打个比方, 如果你是为了在产品上不装螺丝钉,那你最后可能会造出一个极其烦琐复杂的东西。更好的方式是更深刻地理解“简洁”一词,理解它的每一个部分,以及它是如何制造的。你必须深刻地把握产品的精髓,从而判断出哪些不重要的部件是可以拿掉的。” 初代iPhone发布之前,手机市场是微软、塞班的天下。智能手机有触控笔和键盘,用户想在手机上实现各种功能,要经过诸多繁琐步骤。而iPhone去除了一切冗余,专注于屏幕,让6岁的孩子也能凭直觉使用,实现“控制它们的感觉”。 AirPods等配件也是如此。“大多数产品都是在发布时人气达到最高,之后持续走低。而AirPods的人气却在发布后的两年半内持续走高,搜索率比发布时涨了10倍。” B站数码区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在测评视频中如是评价。“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AirPods凭借自己优秀的使用体验,在人群中形成了口碑效应,不断发酵成为爆款。” 或许AirPods用起来平平淡淡,长得也就像剪掉了线的EarPods,但这恰恰是艾弗设计理念的体现。“很多人都把设计看作一种有力的区别手段,能将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产品相区别,我实在讨厌那种观点。那只是以企业为本,而不是以消费者和人为本。”艾弗曾表示。

iPod touch又回来了,但活下去的理由不是情怀

时隔近四年,美国时间5月28日,苹果公司悄悄在官网上线了新一代iPod touch。 iPod曾是苹果非常重要的一个产品线,但随着iPod最主要的功能(播放音乐)被智能手机分流,它渐渐沦为苹果相对次要的产品线。 时至今日,苹果官网还在售的iPod系列也仅剩iPod touch了。 四年后iPod touch终于更新 iPod首个产品是iPod classic,于2001年10月发布,iPod系列曾推出iPod mini、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touch等多款经典产品。iPod的产品形态也从音乐播放器进化到“iPhone精简版”。2015年,苹果最后一次披露iPod系列的销量,截至当时,iPod累计销售了3.9亿台。 iPod touch上一次更新是在2015年7月。新iPod touch外观没有变化,依然采用4英寸显示屏,并保留Home键的经典设计,摄像头仍是800万像素。 主要的升级在于系统和芯片。六代iPod touch还是采用A8处理器,最初发布时采用iOS 8系统,新款touch采用iOS 12系统,搭载A10 仿生芯片。苹果公司称,A10 芯片为新款iPod touch带来了最高两倍于前代产品的性能和三倍的图形处理能力,并支持增强现实类游戏和APP。 与此同时,iPod touch首次推出256GB的版本,并取消了16G和64G版本。国行版32GB售价为1599元,128GB的售价为2499元,256GB的售价为3399元。配色有深空灰、粉红、金、银、蓝、红六种颜色可选。 库克多次强调,苹果的未来是从产品向服务转型。苹果可以通过iPod touch这样相对低价的iOS设备,刺激Apple Music和App Store的收入。

被华为反超,一季度iPhone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降至第三

本周二,来自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研究报告再度向人们确认了一件事: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位置已被华为所取代。 Gartner的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iPhone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降至11.9%,同比下降2.2%,销量也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5410万台下跌至约4460万台。 对此,该机构研究主管Anshul Gupta在报告中写道,iPhone在各个市场上的降价策略虽然提振了需求,但仍不足以恢复第一季度的增长: “苹果面临着更长的更换周期,因为用户很难看到有足够的价值效益来证明更换现有iPhone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与苹果的销售疲软不同,华为则在今年一季度销售了5840万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10.5%上涨至15.7%。 Gartner认为,华为不仅超越了苹果,也正逐渐缩小着与排名第一的三星之间的差距,而这也与本月初IDC数据研究中心的研究结论一致。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三星仍是行业的领导者,但其市场份额已从20.5%下降到19.2% ,第一季度销售智能手机共7160万部。 而在全球前五大手机供应商中,华为则是实现了最高的销售同比增长率。尤其在最大的两个市场欧洲和大中华区的表现出色,智能手机销量分别增长了69%和33%。 美国商业资讯网站Business Wire的文章就曾指出,华为手机在中国、西欧以及非洲的业务增长,促使其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直追三星。 与此同时,中国其他智能手机生产商也表现不俗。OPPO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从7.3%升至7.9%,Vivo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从6.1%升至7.3%,分别位列Gartner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的第四、第五位。